在1分K圖中顯示30分K資訊

GSnail提供分K周期參數讓你決定策略要以幾分K來運作,但如果策略中會同時用到不同周期的分K資訊該怎摸辦(註1)。基本上,把分K周期設成短周期,長周期的資訊透過撰寫分K資訊來取得,舉例來說,我們想要在一個以1分K周期為主的策略,參考30分K的20MA資訊來做進出場的決策參數,該如何作呢?

在1分K圖中顯示30分K資訊

在1分K的圖表中如果要使用30分K的20MA資訊,如果您理解20MA是取20根30分K棒收作平均,在1分K中其實只要取600根(30*20)K棒作平均就可以獲得跟30分K的20MA結果近似。為了證實,範例分別建立了三個分K資訊,分別為[MA600] 、[_30分_收]、[_30分_20MA]

[MA600]

1分K的600MA,圖中的青色線段,公式內容請直接參考範例。

[_30分_收]

在1分K中要參考30分K棒的收,圖中的藍色線段,做法為每30分取樣一次,取1分K棒第30根的收作為30分K棒的收,結果以圖中藍線呈現,每隔30根分K變化一次

30分K收範例

上圖公式內容中,Index 代表資料中第幾根分K的索引,例如0表示第0根,因為Index從零起算,到29根時的收就是對應到30分K第0根的收,所以公式為 (Index+1) % 30 == 0 其中 % 符號為除法的餘數運算子,如果Index 為29, 59, 89, ...  時,加1 除30的餘數即為0,所以[_30分_收]內容每隔30根變化一次,代表當下1分K對應到30分K收的值。

[_30分_20MA]

30分K的20MA,圖中的橘色線段,公式內容架構,同上面一樣,做法為每30分計算一次,只是公式內容換成計算30分K收的20MA,看懂30分K取樣作法和均線公式寫法後,就可理解本公式寫法,內容請直接參考範例。

觀察圖中,可以發現青色[MA600] 和橘色[_30分_20MA]線段的數值非常接近,雖然一個對600根分K取平均,另一個對20根取平均,但採樣範圍其實是一樣的,所以數值會接近。在短周期中想運用長周期的資訊,在大部分的狀況下只要換算加長統計的範圍(1分對應30分的20MA,改成1分的600MA)即可取得近似的結果。

[在1分K圖中顯示30分K資訊範例]

註1 GSnail 基本架構可以混用日K,分K,逐筆三種不同資訊,但分K內又要分不同周期的話可以透過自行設計替代的公式來達成目標